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摸總相宜
詩經.衛風.碩人》: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娥眉,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
<清平調>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幹。”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出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禦。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瑰姿豔逸,儀靜體閑。柔情綽態,媚於語言。(洛神賦)
形容女子高貴大氣的詞語
詩句:1、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香。
——《紅樓夢》裏形容妙玉的句子。
2、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3、才自精明誌自高——《紅樓夢》裏形容探春的詩句。
成語:1.風華絕代 解釋:風華:風采才華;絕代:冠絕當世。
意思是風采才華為當世第一。
出處:《南史·謝晦傳》:“時謝混風華為江左第一,嚐與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時頓有兩玉人耳。
’”2.不櫛進士 解釋:櫛:梳頭。
不綰髻插簪的進士。
舊指有文采的女人。
出處:唐·劉訥言《諧喙錄·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
’”3.秀外慧中 解釋:秀:秀麗;慧:聯盟。
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出處:唐·韓愈《送李願歸盤穀序》:“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慧中。
”4. “詠絮之才”, 人們形容才女的專用詞。
東晉才女謝道韞的故事。
據《晉書·王凝之妻謝氏傳》:“王凝之妻謝道韞,聰明有才辯,嚐內集,雪驟下,叔謝安曰:‘何所擬也?’安兄子朗曰:‘撒鹽空中差可擬。
’道韞曰:‘未若柳絮因風起。
’安大悅,眾承許之。
” 後世常稱讚能詩善文的女子為“詠絮才”。
誰能給一些比較大氣的描寫英雄的詩詞,一定要氣勢雄渾。
《水滸傳》裏宋江寫的著名反詩;寓意自己現在雖然不得意,將來必有一番作為,敢和黃巢相比。
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領袖,是個十足的“反賊”,且文武雙全,其文才有《題菊》為證。
水滸傳中宋江寫的 世人獨愛英雄舉,我自欣賞梟雄路。
他時若遂淩雲誌,敢笑黃巢不丈夫。
我人雖然飄零江湖常常感歎蹉跎歲月,如果以後我實現了我的淩雲壯誌,我可以嘲笑黃巢的行為不是大丈夫所為. 注:黃巢是唐末農民起義的反賊,而宋江還有一片忠義之心,這也是其後來受招安的思想基礎.
形容女子大氣的成語
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知書達理[zhī shū dá lǐ],秀外慧中[xiù wài huì zhōng],氣質不凡[qì zhì bù fán]善解人意[shàn jiě rén yì],通情達理 [tōng qíng dá lǐ],慧質蘭心[huì zhì lán xīn]。
落落大方: [luò luò dà fāng]形容言談舉止自然大方、不拘謹。
知書達理: [zhī shū dá lǐ]知識通事理 指人有文化教養。
...
古詩詞形容智慧大氣的詞彙
古詩詞形容“智慧大氣”的詞彙有 : 1、大智若愚 【解釋】某些才智出眾的人不露鋒芒,看來好像愚笨。
【出處】宋·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2、蘭質蕙心 【解釋】形容美麗而聰明。
【出處】唐·王勃《七夕賦》:“金聲玉韻,蕙心蘭質。
” 3、聰明才智 【解釋】指有豐富敏捷的智力和顯著的才能。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如有聰明才智,識達古今,正當輔佐君子,助其不足。
” 4、聰明睿智 【解釋】指聰穎明智。
【出處】《孔子家語·三恕》:“聰明睿智,守之以愚。
” 5、冰雪聰明 【解釋】比喻人聰明非凡。
【出處】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禦赴漢中判官》詩:“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 6、絕聖棄智 【解釋】聖、智:智慧,聰明。
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
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老子》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複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
” 7、錦心繡腸 【解釋】形容文思優美,聰明有才。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七:“聞之異鄉公子如此形狀,必是個浪蕩之徒,便有錦心繡腸,誰人信他,誰人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