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行重行行》漢代:佚名
原文: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譯文:他鄉的遊子不想回還。隻因為想你使我都變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關。還有許多心裏話都不說了,隻願你多保重切莫受饑寒。
2、《遊山西村》宋代:陸遊
原文: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裏釀的酒渾濁不醇厚,豐收的年景農家待客菜肴非常豐盛。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忽然柳綠花豔間又出現一個山村。
3、《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代:蘇軾
原文: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譯文:冬天早晨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和稀疏的楊柳使初晴後的沙灘更嫵媚。洛澗入淮後水勢一片茫茫。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如翡翠般的春蔬,這野餐的味道著實不錯。而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4、《立春前七日聞有預作春盤邀客者戲作》宋代:陸遊
原文:
蓼芽蔬甲簇青紅,盤箸紛紛笑語中。
一餅不分空恨望,暮年知有幾春風?
譯文:蓼菜嫩芽鮮嫩翠綠,飯桌上歡聲笑語。望著那人沒有把餅分出來,老了不知道還有幾年春風。
5、《煮粥行》清代:尤侗
原文:
去年散米數千人,今年煮粥才數百。
去年領米有完衣,今年啜粥見皮骨。
譯文:去年送米的時候有數千人,今年煮粥才有幾百人。去年領米的有完整的衣服,今年看見領粥的都瘦的皮包骨了。
大家知道約吃飯的古詩詞有哪些
《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的家裏做客。村莊被那翠綠的樹林環繞著,還有城郭外的青山也隱隱可見,橫斜著。
打開窗戶麵對著的是稻場和菜園,(我們)端起酒杯共飲美酒,一起閑談農事。等到九月初九重陽節到來的時候,我還要在來這裏觀賞菊花。
賞析:這首田園詩,描寫了作者被友人邀請去家裏做客,表現出了兩人之間的真摯的情感;通過描寫農家恬靜閑適的生活情景,表達了作者對這種田園生活的向往。
擴展資料:
《過故人莊》是由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五言律詩是中國傳統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五律。
五言律詩是從五言古詩中脫胎出來的一種新詩體,它繼承了五言古詩的句有定字和隔句押韻的原則之外還借鑒了駢體文的聲律以及對偶原則等。
五言律詩定型於初唐時期,最終成熟於盛唐。最具代表性的是杜甫和李白的作品,其中《全唐詩》收杜甫詩十九卷一千三百餘首。
杜甫的五律代表作有《春望》、《月夜》、《登嶽陽樓》、《江上》等。
李白的五律代表作有《送友人》、《夜泊牛渚懷古》、《渡荊門送別》等。
關於吃飯的詩句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食筍 白居易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穀。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浣溪沙 蘇軾
細雨斜風作小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裏,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麵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返。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表達“吃飯不要求多好,能吃飽就好”的詩句有哪些?
隻有這一句: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1.出自:
宋 蘇軾 《浣溪沙》
2.原文: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3.譯文:
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似乎在向剛放晴後的沙灘獻媚。眼前入淮清洛,亦仿佛漸流漸見廣遠無際。
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的野菜。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4.賞析:
這首詞,色彩清麗而境界開闊的生動畫麵中,寄寓著作者清曠、閑雅的審美趣味和生活態度,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無盡的遐思。
5.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長子。以詩為詞,開創豪放清曠一派,對後世產生巨大影響。有《東坡七集》、《東坡詞》、《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形容吃飯很開心的詩句有哪些?
1、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朋友預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好客的農家。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推開窗戶麵對穀場菜園,手舉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再請君來這裏觀賞菊花。
2、上元竹枝詞
清代: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譯文
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裏賣元宵。
3、初到黃州
宋代:蘇軾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隻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譯文
長江環抱城郭,深知江魚味美,茂竹漫山遍野,隻覺陣陣筍香。貶逐的人,當然不妨員外安置,詩人慣例,都要做做水曹郎。慚愧的是我勸政事已毫無補益,還要耗費官府岸祿,領取壓酒囊。
4、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
宋代:晏殊
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譯文
又是殘春天氣,青梅煮酒,好趁時新,春遊時,與意中人不期而遇,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他招呼她轉過身來,鋪開了芳美的茵席,一起坐下暢敘情懷。遊絲悠揚不定,若有還無,仿佛自己心中縹緲的春思,欲來還去。
5、新城道中二首
宋代:蘇軾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譯文
矮矮竹籬旁野桃花點頭含笑,清清的沙溪邊柳條輕舞多情。生活在西山一帶的人家應最樂,煮葵燒筍吃了好鬧春耕。
描寫“吃飯”的古詩詞有哪些?
1、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筵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食豬肉
作者:蘇軾 朝代:宋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是時也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真管。
3、槐葉冷淘
作者:蘇軾 朝代:宋
枇杷已熟粲金珠,桑落初嚐灩玉蛆。
暫借垂蓮十分盞,一澆空腹五車書。
青浮卵碗槐芽餅,紅點冰盤藿葉魚。
4、浣溪沙
作者:蘇軾 朝代:宋
細雨斜風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5、食筍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此州乃竹鄉,春筍滿山穀。
山夫折盈抱,抱來早市鬻。
物以多為賤,雙錢易一束。
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紫籜坼故錦,素肌掰新玉。
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
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
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老朋友殺了雞,煮了小米飯,邀請我去做客。我走到村外,隻見綠樹包圍這鄉村,郊外的青山斜插青天。到了朋友家,我們打開窗子,麵對著外麵的院子,邊喝酒邊說些養蠶紡麻之類的話題。酒飽飯足,告別時,朋友又熱情的相邀:“等到重陽菊花開的時候,你一定要再來作客!”
形容吃飯的詩詞有哪些
1、過故人莊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譯文:
老友備好了黃米飯和燒雞,邀我做客到他樸實的田家。
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郊外是蒼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開窗戶迎麵是田地場圃,把酒對飲閑聊著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再一次來品嚐菊花酒好啦!
2、豬肉頌
北宋:蘇軾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
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譯文:
把鍋子洗得幹幹淨淨,少許放水,燃上柴木、雜草,抑製火勢,用不冒火苗的虛火來煨燉。
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會滋味極美。
黃州有這樣好的豬肉,價錢賤得像泥土一樣。
富貴人家不肯吃,貧困人家又不會煮。我早上起來打上兩碗,自己吃飽了您莫要理會。
3、上元竹枝詞
清代: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裏賣元宵。
譯文:
香甜的桂花餡料裏裹著核桃仁,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
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裏賣元宵。
4、初到黃州
宋代:蘇軾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隻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譯文
長江環抱城郭,深知江魚味美,茂竹漫山遍野,隻覺陣陣筍香。
貶逐的人,當然不妨員外安置,詩人慣例,都要做做水曹郎。
慚愧的是我勸政事已毫無補益,還要耗費官府岸祿,領取壓酒囊。
5、新城道中二首
宋代: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
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譯文:
東風像是知道我要到山裏行,吹斷了簷間連日不斷的積雨聲。
嶺上浮著的晴雲似披著絲棉帽,樹頭升起的初日象掛著銅鉦。
矮矮竹籬旁野桃花點頭含笑,清清的沙溪邊柳條輕舞多情。
生活在西山一帶的人家應最樂,煮葵燒筍吃了好鬧春耕。
漫漫人生旅途就同我腳下悠悠的路,馬行溪邊,放下韁繩緩緩走著,聽那潺潺溪水聲。
那朝廷上的黨爭,即便是難用之材也怕搜林之斧,疲憊的戰馬希望聽到收兵的號令。
下夠了的細雨,帶給茶農喜悅,在這亂山深處還有我的清官好友。
人間的歧路能知多少?問問田裏耕作的農民吧。
關於吃飯的古詩有哪些?
《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蘇軾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寒具》 蘇軾
纖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唐彥謙 《索蝦》
姑孰多紫蝦,獨有湖陽優。出產在四時,極美宜於秋。雙箝鼓繁須,當頂抽長矛。鞠躬見湯王,封作朱衣侯。所以供盤餐,羅列同珍羞。蒜友日相親,瓜朋時與儔。既名釣詩釣,又作鉤詩鉤。於時同相訪,數日承款留。厭飲多美味,獨此心相投。別來歲雲久,馳想空悠悠。銜杯動遐思,口涎空流。封緘托雙鯉,於焉來遠求。慷慨胡隱君,果肯分惠否。
1、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唐·李白
譯文:我們烹羊宰牛姑且作樂,(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飲三百杯也不為多!
2、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客中行》唐·李白
譯文:蘭陵美酒甘醇,就像鬱金香芬芳四溢。興來盛滿玉碗,泛出琥珀光晶瑩迷人。
3、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木蘭花》五代·李煜
譯文:歌罷宴散,月色更明。當即吩咐隨從滅盡紅燭,純任得得馬蹄,踏著一路月色歸去,方見得歌舞雖散,而餘興未盡!
4、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漁歌子》唐·張誌和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遊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豔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